引言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男孩子唯唯诺诺,没有自信和主见。在社会上,我们看到男性不敢花钱,把所有的资源都给了老婆孩子。这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才能避免重蹈部分上一辈男性的覆辙?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借如今女权版本升级的良机,笔者在这里给出一点小小的拙见。

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训

从家庭到社会,男性一直处于一场巨大的 PUA 之中。这种规训从男性尚不能独立生活的幼年时期就已开始,等到男性长大以后,虽然客观上具有反抗规训的机会,却由于执念已深难以做出反抗的举动,甚至连想都不愿意想。这样的男性就像是从小被细铁链拴结实了的大象,已经将不自由的状态当成了常态,虽然有挣脱铁链的能力,却不愿意进行最简单的尝试,以致于一辈子都痛苦地生活在别人的目光之中。

1.感恩规训与赎罪券营销

男性在原生家庭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我挣钱养家多辛苦!
我朝九晚九一年不休息可都是为了你呀!要不是为了你,我早离婚了。
我养你这么大。你的命都是我给的。你吃我的住我的用我的,你一辈子就还不起父母的恩德!你个白眼狼。
我把你养大吃了这么多苦,你现在翅膀硬了。这些话的本质其实都是感恩规训。

感恩规训的实质,即是通过渲染上一代养家的辛苦,在下一代心中制造亏欠感。在这种亏欠感的制造过程中,一种精神债务被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上一代人本来就有义务照料和养育自己的子女,但通过感恩规训,这种履行义务的过程被重新定义为了“恩情”,变成了需要偿还的债务。有人说,这不对,父母给你吃穿确实是义务,但是他还送你上学给你买玩具,这些都是额外的付出,难道你能否定恩情的存在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迷惑性,但也不难反驳。首先,关于合理付出和额外付出,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有的家庭认为给吃给穿就够了,有的认为还要满足孩子的基本精神需求才算合理付出。当标准不明确的时候,强势的父母方总是可以自由地使用定义权。体现在现实生活当中,就是无论这个补习班是不是孩子想要上的,父母的恩情都是非常巨大的。而无论孩子的成绩如何满足了父母的期待,他也仅仅偿还了恩情的一小部分而已。第二,即使额外的付出客观上真的存在,它也仅仅只是爱而并非恩情。施恩这个概念只能用于上位者对下位者,而通过把“爱”替换成了恩情,中国式父母成功地否定了下一代的平等人格,并将其置于附庸地位。这就像什么呢?你借了我的粮食,还不上(或者我认为你没有还清)就只能当佃农了。这种由感恩规训创造出的亏欠,就像农民永远还不清的高利贷一样,是一把打开奴役之门的钥匙。而当男性原生家庭的规训当中形成了“我生来就欠别人的”的思想钢印之后,其自然而然就丧失了对男性原罪论的抵抗能力。让我们来看看原生家庭的感恩规训和女本位社会的赎罪券营销的相似之处:

由于二者是如此地相似,当男性被原生家庭规训的时候,他就已经被调教成了女本位社会最希望的样子。从这个角度,女权扯几个“父权制”之类的概念就能让大量男性买赎罪券,也就不难理解了。

2.体谅父母与单向共情

在用感恩规训确立了下一代男性先天低人一等之后,更多的规训也就接连而至,比如说体谅父母。体谅这个词看似伟光正,实则是一种 PUA,究其原因,是体谅这个词在家庭语境中的含义与其通常的含义不同。在通常的语境中,体谅指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和给予谅解。比如说,“我体谅外卖员大热天送饭的辛苦,迟到一点也没关系”。在这个例子当中,我有不体谅外卖员的权利,而我选择体谅不打差评是一种额外的美德。而在家庭语境下,“你应该体谅父母”中的体谅就变成了一种义务,下一代人失去了不体谅的权利,而被迫没有任何补偿地接受了父母的失职。如果说感恩规训是一种人格权利的掠夺,那么体谅规训就是一种责任的转移。在这里,养育过程中失误不再是失职的父母过错,而变成了不体谅父母的下一代人的过错。被掠夺权利的一方又被施加了更多责任,由此,权利和责任完全地倒错了,没有独立人格权的未成年人在心理上承担起了本应由成年人承担的维护家庭和谐的责任。那这又有什么后果呢?如果一个小孩拼尽全力体谅父母而父母之间仍然经常吵架。在这样的规训下,小孩会下意识地认为是自己不够优秀才导致家庭不能和谐。当他一次又一次徒劳地尝试维护家庭和谐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之后,他的自信就消失了,他对自己的认知就变成了什么用都没有的废物。有不少唯唯诺诺的男性,缺乏自信的根源就在于此。体谅规训的另一个离谱之处在于,这种体谅是单向的。小孩需要单方面地体谅父母,但是在掌握话语权的父母面前却得不到任何的体谅。这样,人际交往间的双向交互关系就被破坏了,小男孩意识不到在自己对别人好的同时别人也需要对自己好,当这种单方面的情绪付出被习以为常,各种各样的沸羊羊也就诞生了。让我们来看看原生家庭的体谅规训和女本位社会的单向共情的相似之处:

当体谅规训与感恩规训相结合,未成年男性的人格就变成了一个想怎么抽就怎么抽的陀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错的,即使他是对的,他也是错的,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即使父母/女性的行为是错的,那么它也是对的。久而久之,正确与错误就不再取决于客观现实,而是取决于父母/女性的主观感受。男性丧失了作为人存在的意义,而变成了女本位社会的工具。

3.价值定义、关注剥夺、情绪攻击

除了以上两者以外,价值定义,情绪攻击,关注剥夺也是常见的规训手段。篇幅原因这里只简要介绍。价值定义,就是把和未成年人相关的东西(玩具、小说、二次元)都定义成不好的,低人一等的。而成年人的类似行为(钓鱼、逛商场)则定义成正常的,没有问题的。这种手段,本质上是通过否定小孩喜欢的东西来否定其独立人格,从而让其沦为父母的附庸。在利用定义权成功打压了与未成年人相关的东西之后,关注剥夺就开始了。关注剥夺指通过大量负反馈来控制未成年人的时间和注意力,使其无法关注父母不想让他关注的部分。比如说,一旦某个未成年人看了一点二次元漫画,就开始大量的语言攻击,直到此人不再看漫画为止。关注剥夺也大量出现在妻子对丈夫的规训之中,具体表现为看不得丈夫享受一个人的娱乐,从而逼迫丈夫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最后是情绪攻击。情绪攻击指在说话的时候不使用正常的语气,而使用输出情绪的语气以故意引起听者的不适。在家庭生活中,情绪攻击常见于母方而非父方(社会上常见于女方而非男方),最常用的两种方式是反问和阴阳怪气。反问句是一种带有极其强烈的情绪的语气,它没有任何沟通的效用,而纯粹是说话者在逼迫听者认同自己的价值观。“我关你电脑还有错了吗?”在这一句中,母亲并不想听小孩的回复,而仅仅是想逼迫小孩认错。阴阳怪气则是通过夸张的说辞解构一切对听者有利的客观事实。“儿子说得好对呀,妈给你跪下啦!”在这一句中,儿子有理这一客观事实就被解构了。在网络上,女权主义者尤其精于情绪攻击,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反问句连发和表情包滥用(使用各种表情包本身就是一种阴阳怪气的方式)。不过,若能无视其情绪攻击,则不难发现其逻辑是非常混乱的:

如何破解无处不在的PUA

1.对规训论的两种潜在反驳

读到这里,一定有人会反对前文提出的规训论。其反对的论调无非两种,父权论和格局太小。所谓父权论,逻辑大致是这样的:男性确实在当前社会面临了一些困境,但是,这些困难恰恰是父权制造成的,所以,你们应该加入女权,和我们一起推翻父权制。在这个论调中,反对者只说了一半,他真正的目的隐藏在没有说出的另外一半当中:男性的困境全部都是父权制造成的,男性整体上是父权制的既得利益者,所以,男性的困境全部都是自作自受。既然你们是自作自受,社会就不需要关注你们了,而且,你们还需要继续向我们女权交赎罪券。不难发现,这种反驳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规训,通过用“父权”掩盖“女本位”,男性受到的一切压迫被错误地定义成了所谓的父权制的反噬,压迫男性的责任又被转移回了男性自己身上,而PUA 的发出者则趁机隐身。这个规训包含了“价值定义”“责任转移”“原罪攻击”三种话术。另外一种则是格局太小论,大意是男性只关注自身性别的苦难格局太小,应该多多关注女性的困境。同理,格局太小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规训。由于关注自身性别的困境被定义为格局太小,男性的注意力被成功地绑架了,男性失去了只关注自身性别或优先关注自身性别的权利,而不得不在注意力上向女性交税。这个规训包含了“价值定义”“关注剥夺”两种话术。

2.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破解无处不在规训呢?其实,破解规训的方法就隐藏在对上面两种规训的剖析之中。无论是扯父权制也好,说格局太小也好,其共同的目的是把男性从对自身困境的关注中抽离出来,那么男性想要破解规训,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不管是感恩规训还是体谅父母,不管是污名化还是关注剥夺,其本质都是要求男性把外在的对象置于自身之上。男性自身的悲伤、迷茫、痛苦、失落都被刻意地无视了,要么被扭曲为所谓父权的反噬,要被认为无关紧要。而我们要突破规训,就需要重新重视这些之前被认为无关紧要的东西,首先关注自身的感受。什么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我们举几个例子,上班的时候,不要替老板焦虑他的经营是否困难,而要关注他给你的钱够不够多。谈恋爱的时候,不要在乎这句话说了会不会给女性留下不好的印象,而要优先考虑自己的感受。打游戏的时候不要做厂商的精神股东,而要关注自己在游戏里是否获得快乐。You Number One 就是这个意思。对于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有的朋友可能有一些疑惑。如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会不会对人际交往造成阻碍呢?我这么努力去讨好别人他们还不喜欢我,如果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他们岂不是更讨厌我了?事实恰恰相反,所谓“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关爱自己恰恰会增加自身的精神能量,从而吸引到更多的朋友。而如果把所有的关注都放在其他人身上,就只会像胖猫一样一无所有。

3.如何对待他人的评价和意见

以自己为第一位,是不是说要完全无视他人的评价呢?也不是,如果我们对他人的所有话都采取无视的态度,就会错过很多对我们有益的意见。什么话需要听,什么话不需要听,什么话可以听一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辨:首先是说话人的目的,我们在听一句话的时候,不要只考虑别人说了什么,而要考虑他为什么这么说。如果说话人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而他的利益跟你的利益冲突,或者他的利益更大而你的投入更大,那么就不应该考虑其意见。比如说,你大伯希望你去学法律,但是他自己是开公司的而且经常跟人有纠纷。在这个例子中,不难分析他的动机是想要一个免费的律师,学习法律是你的投入,拥有律师是他的利益,所以他的意见不值得考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说话人并不是因为明确的现实利益说话,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情绪说话,这个时候,要考虑他表达的究竟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比如,在你的成绩并没有明显下降的时候,你妈回家突然拿成绩不好来骂你。那很可能是因为她在工作上受了气,只有找你发泄,像这种情况不仅不应该听取其意见,而且还应该认识到你在她心里很可能只是一个工具人。其次是意见的价值。如果意见包含你之前不知道的信息或是你之前没有考虑过的视角,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反之这个意见就没有价值。如果大学老师在鼓励你学习的同时还指出了你在哪一块知识上有欠缺,可以考虑读哪些参考文献,那么他的意见就很有价值。如果大学老师在鼓励你学习的同时还跟你说这个专业可以找哪些工作,这些工作需要哪一块的能力,那么这个意见也很有价值。但如果这个意见只是泛泛而谈,叫你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那么它就是没有价值的。

对于其他人的意见,只要其在说话人善意和有价值之间满足任意一项,我们都不应该完全地否定。比如说,你爸爸叫你好好学习,虽然他可能由于眼界的原因没有办法提供有效信息,但他是善意的,这个时候就要简单地善意回应,而不必在心里重视。比如说,某个竞争对手说你哪里哪里不好。首先,既然他没有善意,那么就不需要善意地回应,但如果他出于输出情绪的目的却无意间指出了你的弱点,则你可以在心里重视他的意见。

4.辩证地看待问题

我们要综合地、辩证地看待问题,不能够因为一两件事情就匆忙地进行判断。如果在原生家庭当中,父母总体上是把你当人看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因为一两句话上升到 PUA 的高度。不同的父母对下一代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也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如果父母总体上希望你有一个好的发展,那么就不要在个别的问题上过多地与父母计较,如果父母只是将你当作养老工具,那么尽快经济独立然后脱离原生家庭才是正路。更常见的情况介于二者之间,即父母希望你有好的发展,但是更希望你传宗接代。对于这样的父母,可以表现出友好的态度,但是绝对不能让出自己人生的主导权。因势利导,根据具体的形势做出具体的对策,才是处理问题的正确思路。